最後一滴橄欖油:台灣契作人王甯(沐蓉老師)與她的小小橄欖林

在西班牙的一片安靜山丘上,有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型橄欖園。這片土地,沒有人會想到遠渡重洋的契作人王甯,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沐蓉老師,會固執地親自捍衛這片橄欖樹莊園。

王甯原本是一位藥廠業務總監,幾年前經歷一場癌末重生的生命體悟,她開始與人分享如何過一種「慢、靜、暖」的生活。但因著契作的橄欖林,她轉而踏上土地,選擇與氣候、泥土和時間對話。她說:「與其教人過生活,我更想讓大家看見,什麼是生活的根。」

🍃 聖嬰年,樹不開花

2024年春天,原本應該花團錦簇的橄欖林,卻一片沉默。因為聖嬰現象,氣候失衡,原本溫潤的春日突然倒春寒,接著是高溫與乾旱交替出現。橄欖樹的花苞打不開,結果率驟降。

對王甯來說,每一棵橄欖樹都是她與農民用心灌溉、用歌聲笑語陪伴長大的孩子。但這一年,她只能眼睜睜看著枝頭空蕩蕩,像是被季風奪走的夢。

「我從沒想過,我會對著一棵樹哭。」沐蓉老師輕聲說道,「但當你把心都交給這片土地,他們的一切變化,你都會心疼。」

🫒 最珍貴的一批油

那一年,王甯僅榨出不到800瓶的冷壓初榨橄欖油,遠低於過去的產量。但她沒有感到失敗,反而用心將每一滴油裝進油豐自製的特殊規格的玻璃瓶中,並返台如傳教士般的堅韌,努力傳揚著:

「這不是商品,這是每一年的天氣與我們一起留下的證明。您若收到,請好好珍惜。」

她無法在大賣場上架,而是將這些以極低的價格半買半送的給了她油豐的契作會員、學生與朋友們。有些人在收到油後,感動到落淚。 「這油的味道不一樣,好像多了一點時間的重量。」一位老會員這麼回信給沐蓉老師。

🌱 沐蓉老師與橄欖的承諾

在一次次巡迴演講的分享中,不少人問她:「如果明年還是歉收,老師妳還會繼續契作嗎?」

老師笑了笑,說:「會啊~~~ 氣候雖然殘酷,但如果沒有人願意契作並跨海直販、願意聽土地與可愛農民的對話,那誰來種出我們真正能相信的食物?」

「我希望我們的這片橄欖林,不只是為了榨油,而是為了證明,我們還有可能用人心的共鳴來抵擋油界的虛假與錯亂。」

📸 一瓶油,引發眾人共鳴

沐蓉老師把這些經歷分享在社群上,寫下這段話:

「這是油豐與土地之間最深的連結,是氣候災難中,一棵橄欖仍努力生長的痕跡。願您在使用這瓶油時,也記得有群人,曾與風吹雨打共守這份香氣。」

很多『老資格油豐人』留言表示,第一次意識到橄欖油不是「理所當然」,而是一種需要被守護的恩賜。

💬 結語:從泥土開始的溫柔革命

王甯老師說:「橄欖油不是高級品,她應該是每一戶人家都能安心使用的日常味道。但當氣候不再正常,連這樣的日常也變得珍貴了。」

在她看來,每個願意理解土地、支持小農的人,就是推動永續的共創者。那不是關於買幾瓶油,而是願不願意守護一種未來。

每次當您倒出油豐契作的橄欖油時,請慢一點。讓那滴金黃,提醒您——這是來自土地深處,王甯與世界溫柔守護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