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續.延續.永續 ─ 嘉義七股洲南鹽場之大地餐桌

油與鹽,早在距今約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就被文人雅士列於開門七件事的中間位置,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就是日常生活必備的七樣東西之一,對人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油,不僅賦予食物的香氣與風味,更是身體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鹽,被稱為是百味之首,增加了食物的美味感,拓擴了食物的來源。但不論油與鹽,雖然都是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配角,最終都將擔任永遠最佳配角,成就一道道美好佳餚。

 同樣為這兩種飲食的重要配角,注入更多生命力與創意,以永續產業的生命

努力的油豐的沐蓉(小毛)老師與洲南鹽場的蔡炅樵先生,因緣際會地相遇,在南台灣炙熱的陽光下,體驗一滴海水如何變成一粒鹽?透過小智師的巧手,讓兩位專家精研的油與鹽完美融合,演繹一場屬於鹽田的大地餐桌。

沐蓉(小毛)老師為了將自己找回健康的好油方分享給大家,飛往世界各地尋找更多優質好油的源頭,再回歸台灣鄉間野林,尋找最好的種籽與果實,進行契作,再以高標準製程特級初榨天使橄欖油。

2022年的秋天,在一場永續生活的活動上,沐蓉(小毛)老師與小智師與洲南鹽場管理團隊布袋嘴文化協會的蔡炅樵總幹事與沈錳美相遇,品嘗了「旬鹽花」、「藻鹽花」、「藻鹽」與「霜鹽」等,品嘗的出日曬下呈現的海味,入口回甘不重鹹更吸引人。進一步瞭解到洲南鹽場不僅復育鹽田、致力鹽業文化,也積極發展環境教育,以創新理念持續產業永續,於是大家相約鹽田與特級初榨天使橄欖油相見。

冬日午后,沐蓉(小毛)老師與小智師來到嘉義布袋,雖是淡淡暖陽天,但冬季海風橫掃大地的景象,還是讓外地人為之驚嘆。廣闊的洲南鹽場,綠樹與一畦畦以磚瓦闢建的鹽田相伴,一簍簍白鹽整齊放置一旁。同行的工作人員快速掃描四周後問起:「請問怎麼沒看到鹽堆?」

蔡炅樵做了回答,放置有鹽堆的鹽田多為觀光用途,在兼顧鹽田環境生態多樣性的考量下,結合人文產曬勞動與生態的環境教育結合;提出「水地風光人晒鹽:與自然環境友善互動的產曬智慧與土地倫理」的活動規劃執行原則,讓學生團體或遊客能透過體驗了解「一滴海水如何變成一粒鹽」的製鹽過程,並了解如何使用傳統收鹽工具。

或許也是因為教育意涵大於觀光,洲南鹽場在周間平日鮮有意外的遊客造訪,因此可能營收減少,但蔡炅樵依舊堅持發展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既來之,則體驗之。沐蓉(小毛)老師與小智師,脫下鞋襪,也不需要換穿雨鞋,赤腳跟著蔡炅樵走近鹽田、踏進鹽田。洲南鹽場曬鹽的流程是,引海水進入玉區溝,接下來一路經過淨水池、大蒸發池 、小蒸發池、鹵缸,再進入結晶池。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各個池子的功能,除了引導解說外,也貼心立起解說牌,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人人都看得懂。比如說,鹵缸被比喻成鹽田銀行,從海水經過日曬蒸發,如何成為鹵水,鹵水的用途,以及鹵缸為何有銀行功能?一看就知道。

沐蓉(小毛)老師、小智師隨著蔡炅樵走在鹽田間的磚瓦路上,親眼觀察工作人員照顧鹽田的過程,體驗了耙梳海鹽的方法;在鹵缸泡腳池中泡腳的奇妙感受。兩人藉由身體感官,深刻體驗鹽田產曬與生態環境,特別是用腳踩過鹵缸或鹽田的感覺經驗,讓沐蓉(小毛)老師與小智師都深刻感受到,一粒鹽也是來之不易啊!

/配角巧妙發揮 成就美味佳餚

親身體驗過鹽田後,小智師就在鹽田旁擺起長桌,發揮創意與手藝,巧思運用洲南鹽場採收的各式鹽品入菜,製鹽者與廚師現地交流,呈現名符其實「產地到餐桌」的大地餐桌。

 第一道端上的「綜合海藻蔬果盅」,運用嘉義縣11月中埔、竹崎、番路盛產的葡萄柚及香橙。小智師的料理發想,是採用嘉義在地、當季的水果,搭配大海的食材,如海藻及海帶、水果的酸搭配海藻的鹹,讓味道更協調,最後撒上洲南鹽場手工自產自銷的「旬鹽花」、入口清爽不死鹹,是酸甜鹹香的經典開胃前菜。充分落實「吃在地食當季」低碳食物里程的概念,用飲食打造綠色台灣、永續土地。

「海藻柚子涼麵」使用低卡又健康的南瓜蒟蒻麵,搭配義大利特級初榨天使橄欖油,小智師自製水果沾醬,加入酸味芥末籽醬,搭配綜合番茄及藍莓,五顏六色的水果,鮮豔色彩讓人胃口大開,畫龍點睛的撒上「旬鹽花」,瞬時提升醬汁的風味及增加水果的甜度。

再一道「鹽封香料馬鈴薯」,小智師將切塊馬鈴薯與玉米、多色甜椒、柳橙等蔬果鋪在烘焙紙上,滴上義大利特級初榨天使橄欖油,再放入烤箱烤至些許焦香,保留食材風味。上桌前,以噴槍炙燒,撒上「霜鹽」,礦物質等營養含量高,入口回甘,很受歡迎。

可作為主食的「昆布鹽時蔬方餃鍋」,主角之一義大利家常美食「鮮蔬方餃」為油豐關係企業「良食智造」的人氣產品。使用多種蔬菜熬湯3小時,加入昆布及醬油熬製湯底,搭配各種菇類及蔬菜提升湯頭鮮甜、撒上適量的「霜鹽」增添回甘風味,再放入方餃,品嘗時如歌頌沙畫,下一秒瞬間即消失。

 最後以「鹽漬檸檬氣泡飲」為這場餐桌饗宴畫上句點。小智師以適量的鹽和糖製作鹽漬檸檬,加入氣泡水、放入水果丁,撒上「厚藻鹽」增添風味,些許的鹽讓氣泡水的水果香氣揮發出來。

每一道菜的「鹽」提味卻不搶味,在廚師適時、適量的使用下,恰如其分且淋漓盡致地發揮食材配角的特色。 襯著西下的夕陽美景,更讓這場取材當地的饗宴,令人難忘。

/珍貴布袋鹽田 開啟白金歲月

品嘗小智師為洲南鹽場設計的大地餐桌時,蔡炅樵與沈錳美兩位洲南鹽場的靈魂人物也為鹽品與嘉義地產蔬果搭配,竟能發揮如此讓人食指大動的效果,稱讚不已的同時,也聊起了洲南鹽場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故事與願景。

 布袋鹽發展史,有一說布袋漁、鹽產業早在清領時期就很盛行,嘉義縣布袋鎮是全台第一的鹽產地,據說當時「漁鹽滿布袋」,既有布袋裝滿漁鹽,也有布袋處處是漁鹽的意思,描述的正是過往繁華的榮景。布袋洲南鹽場更首度跳脫僅有結晶池和小蒸發池的「泉州式」鹽田,增設了大蒸發池和鹵缸,此舉不僅奠定布袋鹽田的百年基業,更成為台灣瓦盤鹽田的標準模式。

二次大戰後,當時的台灣製鹽總廠在台灣中、南部設立了包括「布袋鹽場」在內六處鹽場,那時的布袋鹽場,範圍囊括東石鄉、布袋鎮與義竹鄉境內十多個鹽田,是產量最大的鹽場,這個時期也被認為是臺灣鹽田的「白金歲月」。

 但到了60年代,台灣工業發展成長快速,工業用鹽需求不斷增長,台灣製鹽總廠一方面持續加強擴增生產設備,一方面擴大養鹵措施,期能發揮增產之最大效益。但1966~1969年卻遭逢惡劣氣候影響,導致國內工業用鹽不足滿足內需,從1968年開始進口外國鹽補充。

加上曬鹽人力不足、生產成本過高與品質管理等問題,台灣製鹽總廠推動機械化鹽田計畫,希望藉此減少成本的支出,但成效不彰還連年虧損。後來1976年與1983年兩度以補償金方式讓兩、三千位鹽工離開鹽業,並開始縮小曬鹽面積。1996年台鹽與澳洲Dampier公司簽訂合資協議,共同成立「麥克勞湖鹽業公司」,產鹽供應台灣需求。2001年布袋鹽田廢曬,2002年台鹽全面關閉鹽場、全台鹽田廢曬,台灣338年曬鹽史在此畫上句點。

/珍貴布袋鹽田 開啟白金歲月

前職是報社記者,後轉向致力地方創生工作的蔡炅樵,多年前,因任職報社縮編,成了自由撰稿人。2003年,以文史工作者身分接下「台灣鹽業口述歷史影像紀錄與研究」計畫。在高雄、台南、嘉義等地,訪問90位耆老等人進行口述歷史,這時只為台灣鹽田留下歷史紀錄。

 爾後,2006年當時的文建會推動「產業文化資產再生計畫」,徵詢蔡炅樵

創立的布袋嘴文化協會是否有意願重建一處鹽田,於是2008年5月洲南鹽場正式開工、復曬鹽田,由一群老鹽工們協助規劃、設計,攜手完成鹽場。

 有句話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正適合描述洲南鹽場復曬的起步時期。因為這塊鹽田廢曬七年,土壤性質改變且龜裂,無法蓄留海水,低窪處還會不斷地湧水,導致重生開工的前三年都曬不出一粒鹽,甚至於到第四、五年質量都不佳,鹽場營運還曾面臨無以為繼的窘境。

 但這時最讓人欣慰的是,鹽田廢曬七年間,自然環境得以休養生息,展現出豐富的生命力。蔡炅樵和鹽工們採用生態工法打造水域、陸域、草澤等多樣性棲地,讓水域內有魚蝦漫游,群鳥覓食而來,白鷺鷥、夜鷺、高蹺鴴及冬候鳥都來了,鹽田復曬時也不忘兼顧生態環境責任。

在老鹽工們和蔡炅樵的堅持下,重新整頓、涵養土質後的鹽地終於如願以償地曬出第一批鹽。他也運用媒體人說故事能力,將洲南鹽場定位於推動鹽業文化、環境教育的角色,而非以觀光功能為主。也以創新概念推出「藻鹽」、「鹽花」等鹽主題創意商品,成為市場炙手可熱的商品,更曾受到世界麵包大賽冠軍吳寶春青睞,以「鹽花」為台北《米其林指南》製作晚宴麵包,聲名大噪。

油豐的油、洲南鹽場的鹽,或許都只是廚房中的配角,只是做為襯托,成就食物美味;洲南鹽場同時也是友善環境故事中的最佳配角。但沐蓉(小毛)老師卻以更多元的角度來看洲南鹽場,她談到,從文化面上看,洲南鹽場是文化鹽田,帶人認識台灣鹽業史;從產業面上,擁有經驗的鹽工與有創新思維的蔡炅樵,發展鹽選好品,也能攜手小智師呈現新風貌鹽料理。尤其洲南鹽場致力環境教育、保護生態,不僅生態、環境及鹽地永續,產業也能永續,更是值得讚賞與學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