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已訂下2025年達到全球完全停用人工反式脂肪的目標。目前台灣、美國等國都已禁用人工反式脂肪,丹麥更是全球首推強制限制生產反式脂肪,其國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率果然領先其他國家。
台灣為了杜絕人工反式脂肪,在食安法規中規定,2015年8年7月起食品標籤上要詳載反式脂肪與飽和脂肪的含量。為什麼人們面對反式脂肪時會聞之色變呢?
內容目錄
Toggle人造反式脂肪威脅人體健康
反式脂肪有兩種,一種是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來自於牛、羊等會反芻的動物,以及牠們生產的乳製品。會反芻的動物,因為特殊消化道的細菌作用,會把吃進去的草,發酵合成部分的反式脂肪。這種天然的共軛反式脂肪,比較不會有影響健康的疑慮。
另一種人為加工後產生的反式脂肪,主要來自於經過部份氫化的植物油,這些油在氫化的過程中為了讓油品能夠耐高溫、增長加保存期限,會改變脂肪分子的結構,也因此同時產生了反式脂肪。這種人工反式脂肪容易造成各種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發生。
既然反式脂肪對健康的危害這麼大,為何當初要發明將油氫化的製造過程呢?事實上,反式脂肪在食品加工業早已使用超過70年以上了。人們為了減少攝取動物油,避免吃到過多的飽和脂肪,卻又想克服冷壓植物油不耐高溫反覆油炸的難處,因此將油做了氫化的處理。氫化過的油,不但能增加油炸食品的特殊風味與酥脆口感,還能大幅下降製油成本。
但帶有反式脂肪的氫化植物油,比起含大量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油還要可怕。而且反式脂肪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飽和脂肪的3~5倍,所以人們才會稱反式脂肪為「殺手脂肪」。
學會解讀食品標籤維護健康
那麼在生活中不小心吃到反式脂肪的機率到底有多少呢?答案是:幾乎為百分之百。那麼不利於人體健康的反式脂肪可以自然排出嗎?人們該如何應對?其實反式脂肪和順式脂肪在身體中的代謝途徑都是一樣的,目前的研究報告中,反式脂肪並沒有需要花特別長的時間代謝,或是有代謝不完全的殘留問題。
由此可知,反式脂肪惡名昭彰的問題不在於代謝,而是在於容易提高壞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的形成,並會降低能淨化動脈的「好膽固醇」。因此反式脂肪不但會大幅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還會誘發氣喘或血栓的形成、引發糖尿病以及過敏等疾病;尤有甚者,還可能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以及神經系統的健康,因此才會令人聞之色變。
雖然台灣早已藉由食品標籤清楚標示以及2018年7月起食品業禁用人工反式脂肪等法令來保護人們健康不受其侵擾,但外食或外賣食物中,到底潛藏了多少反式脂肪,可能連廚師也不知道。因此若真要杜絕反式脂肪的入侵,還是得靠消費者自己了。
比如說,食品包裝上標示有氫化植物油、半氫化植物油、人造奶油、人工奶油、人造植物奶油,或是轉化脂肪、瑪琪琳、乳瑪琳等名稱,就表示這些食品含有反式脂肪。購買食品時一定要詳閱標示,才不會忽略了潛藏的風險。如果真的很難避免攝取到人工反式脂肪,建議平時不妨多吃淋上冷壓奇亞籽油的五顏六色蔬果,利用補充好油的方式以及多色蔬果抗氧化的能力,降低反式脂肪對身體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降低攝取的機率呢?
1.儘量少吃油炸類食品,包括多層的、酥脆的糕餅或西點麵包。
2.喝茶或咖啡儘量避免使用奶精。
3.選購植物性奶油時選擇比較軟的,因為比較軟的植物奶油含有比較少的反式脂肪。
4.減少攝取含氫化油脂的加工食品:如餅乾、薯條、甜甜圈、洋芋片等油炸或烘焙食品,都可能含有 反式脂肪。